查看原文
其他

绿色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回顾(7.03-7.09)

2017-07-10 绿金会

特别关注

1、构建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实现绿色发展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科技和制度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是要不断挖掘绿色发展新动力,建设长效机制。


2、国际聚焦 | 国外如何发展绿色金融

发展绿色金融需要社会资本的支持,有限的财政资金怎样吸引社会资本呢?在这方面,欧盟充分利用了政策性金融这一工具,包括政策性银行、政策性基金等。


3、差异化试点有序化推进 绿色金融发展又开“一扇窗”

自2015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起,绿色债券就备受重视,享受着监管“绿色通道”的特权。据介绍,到2016年,我国仅用一年时间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十三五”期间,绿色债券的潜在市场规模更有望达5.4万亿元。


4、全球气候基金的发展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与发展挑战,考验着人类的人性、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模式、国际政治和文明,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而且直接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面对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的复杂世界局势以及持续蔓延的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巴黎协定》“破纪录”的达成、签署和生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气候资金规模、来源及其管理模式一直是国际谈判与合作的核心,气候基金作为最主要的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讨论。


5、国外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借鉴(节选)

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干预较少,其主要职责仅在于制订绿色金融的计划和方针并提供与此相应的法律支持,因此金融部门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信托机构、保险公司以及私人投资者等市场主体都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行主体、投资主体以及产品结构态势。最典型的表现是,国外商业银行除了处理最基本的传统业务之外,也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政策制定和组织结构上开拓了许多与绿色金融业务的相关内容,推出了多元化和有针对性的绿色金融产品。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绿色金融产品分为商业银行产品、投资银行产品、资管产品以及保险产品。


6、推动绿色金融 四大瓶颈待克服

响应绿色金融,金融界卯劲大举投入,不过,银行业者透露,发展绿色金融正面临四大瓶颈,亟待克服,首先是,台电馈线在许多地区来不及建置、或拉线不敷成本,甚至出现环保争议,有待政策解决;其次是,政府收购价的稳定度,业者仍有疑虑;绿色产业技术庞杂,授信门槛高,最后则是授信人才不足,须积极培育,补充新血。

绿色金融政策

1、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出炉

近年来,绿色金融成为环保和金融行业共同热议的话题。那么,如何让资本助推绿色转型、让绿色金融体系与发展绿色经济相得益彰,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步伐中,不得不关注的焦点。


2、依托金融科技 推动绿色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浙江等五省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绿色金融是G20杭州峰会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参与全球治理迈出的坚实一步。但发展绿色金融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杭州峰会公报所指出的那样,目前仍有定义不清晰、信息不对称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所以尽管绿色金融的理念已得到全球范围的理解和认同,但我们认为还是有三点常见的误区需要厘清。

绿色债券

1、中泰国际助当代置业成功发行1.3亿美元境外绿色债券

中泰国际欣然宣布,于2017年6月29日助当代置业(中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1.3亿美元363天境外绿色债券的发行,票面利率6.5%。债券发行后,于新交所上市。该次发债募集资金的用途是现有债务再融资,一般企业目的以及为现有和新物业项目提供资金。债券将由当代置业作为发行人直接发行,拟以附属公司担保人为票据提供担保,并通过质押所有附属公司担保人的股本作抵押。中泰国际在此次发行中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


2、污染防治类绿色债券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以大气污染为例,近年来我国主要城市饱受雾霾的困扰,多次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据世界银行2007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污染的负担》,空气和水污染每年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总和达到100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我国GDP的5.8%。

银  行

1、农发行大姚县支行“绿色信贷”支持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

近日,农发行大姚县支行成功获批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项目贷款6亿元,取得该项目贷款的零突破。该笔贷款主要用于大姚县林业生态保护、林业资源开发、林业生产基地建设以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计划新增人工造林3200 亩,现有林改培14500亩,道路防护林及绿色通道建设440公里。


2、兴业银行1000亿融资助力浙江绿色金改试验区

兴业银行与国家首批绿色金改试验区合作再下一城。6月29日,兴业银行与浙江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承诺未来五年内为浙江省提供各类绿色融资1000亿元,支持浙江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两美浙江”建设。前不久该行刚与贵州省签订500亿绿色融资战略合作协议,至此,兴业银行已与5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中的两个省份达成绿色融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合计1500亿元。


3、资溪农商银行优化资源配置 绿色信贷助推地方绿色发展

为了积极策应地方政府“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发展”战略,江西资溪农商银行主动投身资溪生态文明建设,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金融撬动经济转型作用,通过绿色信贷建设“绿水青山”。截至5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9.4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6.64亿元,抚育山林贷款8535万元,旅游产业贷款2.93亿元,通过绿色信贷为地方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地方绿色金融

1、福建发布28款绿色融资产品

近日,福建省召开绿色金融发展推进会,动员部署全省绿色金融发展工作。此次会议发布了福建省金融机构28款具有特色的绿色融资产品,省内8家绿色环保企业代表与金融机构签订了273亿元授信合作协议。


2、上海错失“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启发与展望

6月16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回答记者提问的回答中,陈行长解释了试验区选择的依据,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因为绿色金融是五大发展理念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试点工作还是要有充分的代表性,既要考虑经济发展阶段,同时也要考虑到空间布局,东部、中部和西部都要覆盖到。二是这五个省(区)在前期都已经积极探索了绿色金融实践,在支持产业绿色转型、支持绿色发展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产业基金,甚至在环境权益交易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三是这五个省(区)的地方政府的领导都高度重视,比较早的就开始申报绿色金融的创新试验区,而且这五个省(区)都已经做了或者承诺要建立财政、地方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激励机制,有的还承诺了在引进绿色金融人才方面也要给予激励机制。”


3、绿色金改 点绿成金——浙江绿色金融改革探索纪实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记者从省金融办获悉,近年来浙江省在绿色金融领域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取得了不小成绩,总结出不少经验。浙江的绿色金融产品正在不断丰富,绿色信贷、证券、债券、期货、保险等都有所探索,有的已发展得较为成熟。


4、江西赣江新区成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 一季度江西绿色信贷增长10.6%

日前,赣江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获批,随后江西省金融办迅速出台《试验区总体改革方案》。一时,绿色金融成为江西乃至全国的热词。6月30日,建设赣江新区绿色金改试验区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毛伟明,江西省金融办主任胡伏云出席。现场嘉宾还有赣江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建洋、人行南昌中心支行副行长郭云喜等。


5、新疆将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6月29日,记者从自治区发改委获悉,新疆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方案中,侧重于探索绿色金融支持现代农业、清洁能源资源,以及跟风电、光电相关的高端制造业等优势产业。


6、广州将在绿色金融实践上有更多担当

日前,广州市金融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世界著名的国际性媒体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了大篇幅文章关注广州金融发展情况。“广州市已获国务院批准,在全国一线城市中率先设立国家级绿色金融综合试验区,将在绿色金融实践上有更多担当,也将积极与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合作,探索建立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文章中写道。


7、发展绿色金融贵州有优势

作为后发地区的贵州,绿色金融被赋予深远而特别的意义,那就是探索出利用良好的绿色资源发展绿色金融机制,构建绿色发展方式,从而避免再走一些地区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企  业

1、穆迪: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将促进非车险保费增长

境保护部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穆迪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认为,拟实施新规将为财险业提供非车险业务增长机会,并促进责任保险的发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推出还将促进财险公司产品的多元化。

研究报告

1、中国企业绿色评价研究报告发布 专家预计每年绿色投资缺口达1.7万亿元

UNIDO-UNEP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发布了中国企业绿色评价研究报告,报告对450家上市公司和700家京津冀重点污染监控企业进行了排名。西部矿业、潍柴动力、海亮股份、广州发展等上市公司绿色排名居于前十。


2、《中国金融》|地方发展绿色金融实践(节选)

近期,我国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份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目的是在部分地方进行改革试验的基础上,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发展绿色金融提供经验。可见,自2016年8月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已经从国家层面进入到各地方根据各自特点逐步落实实施的阶段。


3、绿色债券、社会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新标准解析

2017年6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发布《绿色债券原则》(2017)(Green Bond Principles)及《社会债券原则》(2017)(Social Bond Principles),以上文件均对2016年版本做出更新。同时,ICMA首次对外发布《可持续发展债券指引》(2017)(Sustainability Bond Guidelines)。安永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团队对以上文件的更新和发布做出以下整理和解读。

专家观点

1、鲁政委: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

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预示着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落实。


2、马骏:地方发展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绿色金融的发展在起步阶段必须要首先依靠能力较强的大型金融机构和大城市来起示范作用,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要积极推广到更多的地区,积极动员地方性的金融机构来参与。只有这样,绿色金融才能覆盖全国经济,才能支持大量的中小企业的绿色化的进程。


3、王勇:创新试验区或为G20绿色金融发展探路

进入“十三五”以来,在政府推动、市场发挥主体作用下,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已迈入了绿色金融立体化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绿色信贷已占国内全部贷款余额近10%,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如今,中国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部分省份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可以说是绿色金融立体化发展的又一战略布局。我们热切期待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五大任务能尽早获得突破性进展,这不仅将助推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更能为G20绿色金融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4、曹健:累计投放10亿资金助力绿色生态

远东宏信有限公司副总裁曹健介绍称,“远东宏信在现代农业食品饮料,绿色生态,医疗教育,包装等等领域,累计投放资金超过5千亿,为全国各地超过一万三千家企事业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和帮助。2016年以来公司新拓展绿色生态领域,累计投放资金超过10亿,服务了包括铁汉生态等众多标志性企业,同时我们也在深入了解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PPP产业资金,公司的股权融资,产业并购服务等等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落地。”    


5、江西省省长刘奇:让绿色金融成为绿色崛起强大动力

2017年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出通知,经国务院同意,出台了《江西省赣江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江西省赣江新区成为全国首批5个试点地区之一。日前,本报记者就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相关话题对江西省省长刘奇进行了专访。


6、宋清辉:亟须推进和建设绿色金融激励配套机制

从国际角度上看,作为绿色金融的发源地之一,德国绿色金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熟,金融产品种类繁多,已经成为德国调节产业结构和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我国需要积极了解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惯例和经验,增强绿色金融体系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国际竞争力。绿色金融项目普遍存在前期投入大、收益期长且收益不确定、风险又高的特点。下一步,亟须推进和建设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协调机制以及配套机制等。


7、周月秋:绿色金融创新实践的突破

继2016年8月人民银行、发改委等七部委共同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后,今年6月14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宣布,将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份选择部分地区,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并明确了五项具体任务。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绿色金融由顶层设计步入创新实践阶段,将对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完善、地方绿色金融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将助力中国通过环境保护议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这无疑是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往期回顾】

★ 绿金会期刊 | 绿色金融6月要闻回顾

★ 绿色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回顾(6.19-6.25)

★ 绿色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回顾(6.12-6.18)

★ 绿色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回顾(6.05-6.11)

源:绿金会,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